东江河畔,蔗埔村稻谷飘香,绿竹与碧水交相辉映,风光旖旎。它位于惠城区横沥镇,乡间田野星罗棋布着珍贵的历史古迹,竟有文笔塔、下山里围屋、清代糖寮、将军楼4处文保单位,明清时期的青钟、石碑古物深藏于古庙,鲜有人问津。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蔗埔村的地理位置息息相关。其地处东江边,制糖业历史悠久,商贸发达。崇文尚武的优良传统世代传承,多年间,该村涌现出国学生、科举、贡生等30余位文武名人,让当地人津津乐道。
亮丽的文化风景是蔗埔村发展乡村观光旅游的一大法宝。目前,当地正在大力推进开发文化“宝藏”,将资源串连起来,连片勾勒出一条纵横健康生态文化旅游线路,打造内涵丰富的旅游休闲胜地。横沥镇计划以蔗埔村等村落为中心枢纽与核心区,建设成为全市健康生态文化旅游的重镇,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康养休闲的“后花园”。
蔗埔村风光旖旎,山水资源丰富受访者供图
实
地
走
访
历史建筑遍布村落古钟石碑深藏其中
一进入蔗埔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稻田与耸立的文笔塔,目之所及的乡村景色令人心旷神怡。近日,在蔗埔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张子君的带领下,大家实地探访了多处文化遗址。
文笔塔:保存完整现存少见
在村道入口处,一座三层楼阁式青砖构筑的文笔塔高高伫立着,整体造型古朴典雅,装饰细节精美,保存完好。“一看到文笔塔,就到了蔗埔!”张子君说。文笔塔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年),通高14米,塔底呈六角形,塔基边长2.3米,层高4.13米,占地面积约40平方米。这也是现存极少数较为完整的古塔之一,在年被定为惠州市文保单位。
伫立在村口的文笔塔
文笔塔彰显出当地文运昌盛。《惠阳县志》记载,相传自康熙之后,蔗埔人中举者接二连三,文运大开,乡人为彰其迹,故建塔纪念。乡民筹款建起了文笔塔,历时多天建成,旨在兴文引禄。历经多年风雨,文笔塔至今保留着原有的风貌,仅在20世纪90年代修缮过一次。
作为文化地标,文笔塔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参观祈福。对于当地老百姓而言,古塔意义更是重大。据老人回忆,在抗日战争时期,文笔塔作为军用据点,多次震慑、击退了侵略者,保护了一方百姓。其间,古塔一度面临被强拆的危险,在蔗埔人的顽强保卫下,才得以幸存。“现在这里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张子君说,空闲时村民们都会围坐在塔下休息聊天。
张氏宗祠:清代功名碑字迹清晰可见
来到蔗埔村,自然要去参观张氏宗祠。张氏宗祠背靠山丘,面向稻田。在走访当天,重修宗祠工程正在进行中。张子君介绍,由于年久失修,宗祠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外围的房屋已坍塌,因此,当地村民及乡贤筹资了近万元在去年启动修缮工程,预计年底完工。
值得一提的是,在宗祠前一片草地中伫立着6块功名碑。这些石碑大多制作于清朝时期,碑上字迹清晰可见。相传每当村里人考取功名,村里都会立一块功名碑,在碑上插上桅杆,挂上旗子,以示光宗耀祖,功成名就。可惜的是,村里原有16块功名碑,因各种原因只留下6块。
祠堂旁古树森森,大多是张氏先祖栽种的,树龄都超过年。最引人注意的当属“龙凤树”。看似一棵树,实则是海红豆树和大叶榕两棵树,相互缠伴着,十分奇特有趣。
九厅十八井:古宅规模宏大拢住地气
距离祠堂不远,便是惠城区文物保护单位——下山里围屋,也被称为文林第、九厅十八井。这一清代围屋建筑占地面积约平方米,始建于19世纪初,构成了九厅十八井格局,九厅即指门楼、下、中、上、楼上、楼下、左花、右花、天厅九个正向大厅,十八井包括五进厅的五井、横屋两直各五井、楼背厅三井。走访可见,目前围屋主体尚好,保持着干净整洁,但外墙大部分都已破损和脱落,部分房屋坍塌毁坏,杂草丛生。张子君表示,因围屋的修复工程较大,估算要耗资数千万元,族人难以负担,每年只能修修补补主体。
下山里围屋的木雕
“这块地是虎形地,名叫下山虎,地势很凶猛。”张子君介绍,当时建造者怕自己若镇不住地气,就会遭其害。于是决定倾其所有财产,建成九厅十八井的规模,以大房大屋和众多的人丁来拢住地气。为稳妥起见,他还把“下山虎”改为“下山里”。
糖寮:见证昔日糖业繁华
在下山里围屋一旁,便是惠城区文物保护单位糖寮遗址,其建于清末民初,面积平方米。目前,遗址只剩下断壁残垣,零星遗落传统的榨糖工具,如大石碾等。张子君介绍,糖寮由一房间、一榨糖房、一煮糖房构成。据记载,该糖寮在榨糖期间,每日可产糖约三十石。大约到20世纪70年代,糖寮停产,从此荒废。这一糖寮遗址对于研究本地甘蔗生产、榨糖业等具有一定的价值。
糖寮遗址的大石碾
将军楼:中西合璧风格独特后代居住其中
蔗埔村不仅出文人,也走出了将军。在张子君的带领下,记者看到了国民党某部中将参谋长张守愚于年建的愚庐,俗称将军楼。这是两座并排的两层楼房,中西合璧是最为显著的风格,虽然饱经风雨侵蚀,但仍具有很强的现代感,与当地传统民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据悉,愚庐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采用石灰、青砖、杉木构成两层中西结合的风格。建筑形式较为独特,富于变化,是惠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中西结合的将军楼
洪圣宫:明清青钟、石碑保存完好鲜为人知
洪圣宫是蔗埔村年代最为久远的寺庙。在寺庙内可以看到,木质房梁悬挂着一口明清时期的青钟,墙上还镶嵌着一块石碑,上面记录着清嘉庆年间重建洪圣宫的过程,以及村民踊跃捐资的事迹。这些古物藏在村内,鲜有外人知晓,能够完整保留至今,全靠村民默默守护。
藏在洪圣宫内的明清古青钟
历
史
渊
源
重视文教名人辈出糖业兴盛贸易发达
蔗埔村厚重的人文历史,要追溯到明末清初年间。“原来这里都不叫蔗埔村。”张子君说,蔗埔村原名苏窝村,多年前,张姓祖公瑞元公夫妇为了生计,从原博罗县汝湖镇古仙村沿东江边赶鸭至苏窝村,逐渐在苏窝村站稳脚跟,长期居住下来。随着时间推移,瑞元公子嗣发展迅速,人口逐渐增长,形成主要大姓。因为村民主要种植甘蔗,因而在清朝乾隆年间改名为蔗埔村。
依托于自然环境与地理优势,蔗埔村在清朝年间便开始制糖,到鼎盛时,蔗埔村有大大小小十多座糖寮,张屋、叶屋、曾屋、何屋等,几乎各个姓氏族群都建有自己的糖寮。制成的蔗糖,靠水路运输,销售至惠州府城、东莞等地。20世纪70年代,蔗埔村建起了现代化集体糖厂。如今,蔗糖业虽在时代的浪潮中没落了,但村名“蔗埔”中的“蔗”字依然保留至今。
发展商贸的同时,蔗埔村重视文教,人才辈出,曾经出现有国学生、州同、宿儒、科举、拨贡生、贡生、邑痒生、邑增生、县丞、县佐、监生、业儒等30多位有学问、有官职人物,近代还涌现出了张和、卓英、军达等文武名人,推动了当地社会发展。
张成玉、张成元两兄弟的故事在蔗埔村流传至今。“东江糖王”张成元制糖卖糖,从惠州府到广州,到处都有他的客商,生意兴隆。赚到钱后,张成元在离张氏宗祠不远的地方,选了一块地,建造下山里围屋。据族谱记载,张成元23岁开糖厂,30岁时开始建九厅十八井,用了18年的时间方才基本完工。这期间张成元的二儿子张嗣通过乡试,考中举人,被恩赐“文林郎”。这是极大的恩宠荣誉,于是张成元便把匾牌挂在了大门上,下山里围屋也被称为“文林第”。
距离文林第不远的地方,张成元哥哥张成玉所建一宅院,叫州司马第,占地面积有多平方米,前有月牙塘,背靠小山丘,三进院落,左右开有厢房。传说张成玉喜爱读书,曾中过进士,后任州同(知州的佐官、州司马为别称),主要负责分掌地方盐、粮、捕盗、江防、河工、水利以及清理军籍、抚绥民夷等事务。在位期间,张成玉廉洁奉公,从不以权谋私。
州司马第围屋规模宏大
张家风光之时不忘关心村民们的疾苦。有一年惠州地区大旱,粮食减产,张成玉在外带粮食回乡。遇到东江水灾,看到有穷苦人受难,他都会拿出钱来扶贫济困。因种种善举,张成玉获赠“州司马第”的牌匾,受人敬仰。
未
来
发
展
串联人文自然资源发展乡村生态旅游
蔗埔村兼具人文和自然资源优势。当地自然环境优美,水资源丰富,两座水库群山怀抱,波光粼粼,落日余晖更显美感。鹅塘洲小岛成为近年来的“网红打卡点”,游客们夏季前往露营,纳凉休憩,在丰水期乘舟戏水,更生惬意。依托于山、水和农业资源,近年来,蔗埔村引进不少企业共同打造乡村观光产业,吸引周边市民周末前来游览。
“说到蔗埔村的特色亮点,当属深厚的历史人文资源!”横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将重点挖掘开发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依托文笔塔、将军楼以及古宅和农田等发展农业观光、休闲民俗等文旅项目;依托水库资源发展环湖绿道骑行、休闲垂钓等水上娱乐项目;依托山势优美、大面积茂密的森林资源发展丛林探险、养老保健、森林康养、山地运动等项目,同时结合有机水果种植开展家庭采摘和亲子劳动等体验项目。
蔗埔村也在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建设美丽乡村。张子君介绍,一方面,加大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重点进行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通内部交通瓶颈,建立旅游交通中心枢纽;另一方面,将挖掘蔗埔村历史文化资源,对外展示出来。“我们目前正在建设村史馆,让游客们了解蔗埔村厚重的文化底蕴!”
此外,利用山水资源,引进有实力的投资商,对蔗埔村美丽乡村康养休闲基地进行整体设计和打造,建设民宿、农家乐等旅游度假综合体配套,通过演绎历史文化和人文元素,精心打造集中连片、内涵丰富的旅游休闲胜地。
未来,横沥镇也将以蔗埔等村落为中心,打造集历史文化、温泉度假、休闲运动、影视娱乐、康养居住等主题的旅游综合体,成为全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主轴,以及全市健康生态文化旅游的重镇。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策划统筹/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陈骁鹏马勇文、图/李海婵王小虎杨锦强通讯员匡贇郭立),转载请注明。
原标题:《惠城横沥蔗埔村:汇聚四处文保单位,打造旅游休闲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