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林文映
大多数香港人都知道去鲤鱼门是吃海鲜,但很少人知道,它曾经是客家人开山采石的地方。这条客家村经常炮声隆隆充满硝烟硫磺味,跟现时的美味海产有天壤之别。
香港有大约二百年的采石史。开埠早期,渔农等行业固然最为主要,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采石业曾是香港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全盛时期港九新界有逾百个石矿场。20世纪70年代初,以采石为业者仍占全港总就业人数的8%,多数为客家人,聚居在鲤鱼门、茶果岭、油塘等村落。
采自东九龙一带的优质花岗岩,除了用于本地,更远销外埠,比如落成于清光绪十四年(年)的广州天主教圣心教堂,所用的花岗石就是从香港进口。位于美国旧金山中心、现已拆卸的ParrotBuilding,当年是由香港工人随船搬运并参与建筑。由于本港处于地震带,所产花岗岩更坚硬,更具防火隔热功效。
香港多石且质优。根据年的英军地图,茶果岭被标示为RockyHill,“石丘”之意。香港地质主要是火成岩、沉积岩及花岗岩,而花岗岩占香港总量约三分之一。
英国占据香港后大兴土木,基建需要大量石材,尤以一八四二年《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兴建“维多利亚城”为甚,这是香港打石业的黄金时代。
当时香港的石矿场,包括亚公岩、石澳、筲箕湾、大石下、土地湾、石塘咀、鲤鱼门、茜草湾、牛头角及茶果岭,吸引了不少人投身打石业,其中又来自粤东的客家人的打石技术最为熟练。“靠山吃山”客家人对石材质地的分辨亦更专业,妇孺皆知黄花石脆,用力不匀容易敲?。花岗岩硬朗可打成条块。香港中上环往半山铺排的麻石板街,多是客家出品。
为方便开采石材,客家人通常拖家带口,在采石场附近聚居。家庭式作坊如雨后春笋,男人主打爆破裂石,妇女专于把石头敲碎或石米。
由于“成行成市”,牛头角、茜草湾、茶果岭和鲤鱼门等石矿场渐成村落,其后更结盟为“四山”。早期的“四山”各设“头人”一名,虽不是朝廷命官,却获准许穿官服代表清廷管理矿场、税收及乡务。
大批来自广东省五华县、惠阳县等地的客家人就南下谋生,他们刻苦耐劳,是香港打石业的主力军。坐落在鲤鱼门的马会创意馆,收藏不少客家人当时的“搵食工具”。早期打石多是人手开采,先于矿石表面用槌和长支型的炮劖在石面上开凿石孔,再以木楔子打进孔穴,之后灌水令木楔子吸水发胀迫爆石材而取。
打石是体力活,挣的是辛苦钱,但做大了也可发达。最典型的一个例子,一九一二年启用的旧立法会大楼(现终审法院)就是梅州五华县一曾姓石商承建的,沙田著名古迹之曾大屋,就是他发财致富之后盖的豪门大宅。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