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红色资源,惠阳双田村打造红色绿色

从秋长街道周田村沿着惠阳鸡心石水库旁的绿道前往双田村,一路青山绿水,风光无限。村里有座老围屋,名为双田老屋。围屋背靠苍翠山峦,前有溪水环绕以及大片田地,颇有几分世外桃源的意境。

年,双田老屋被列为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立在围屋前方的文保单位石碑,刻有这样一句话:“双田老屋建于清朝,建筑面积约平方米,客家围屋,游击根据地,抗战时期曾生等东纵领导人长期在此活动。”

寥寥数语,勾勒出双田村的两大特点:这是一个客家山村,也是一片红色热土。

多年前,就有客家先民迁居于此,繁衍生息;80余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双田村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双田村第一位中国共产党员的诞生,到双田村党支部的成立,再到一批批热血青年先后参加东江纵队、粤赣湘边纵队,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红色基因已经融入双田人的血脉之中。

如今,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双田村委会计划深入挖掘、保护和利用红色资源,精心打造“红色+绿色”旅游路线,大力发展客家酿酒产业,带领双田走出一条共同富裕之路。

双田村自然环境清幽,深得户外运动爱好者喜爱。

客家山村

多个姓氏聚集已有年历史

双田村是惠阳区秋长街道北部的一个山村,被乌石鼓、双亚顶、黄巢嶂、五门坳等山头包围,周围还有鸡心石水库和正径水库,绿水青山环绕,自然环境清幽。

双田之名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古时这里人口不多,按人口分配田地,是邻村的双倍,故名双田;另一说是,小河从村中流过,把田地分为东西两大片,即为双田。

根据村里老人的介绍以及村中族谱等资料显示,多年前就有先民在此定居。明朝末年,卢弥台从梅县五华绵洋迁居双田开基,建有卢氏围屋。卢氏围屋位于如今的双田村卢屋村民小组,两侧横屋突出,与堂屋构成一个“凹”字形结构。用石块垒砌的墙体经过年风云岁月,如今仍基本保留完好,勾勒出一种粗犷质朴、宁静自然的美。

清康熙年间,又有吴道章、吴道岸两兄弟由龙岗辗转来到双田定居。两兄弟各自在双田建有围屋,其中双田老屋就是吴道章一族所建。双田老屋建于康熙年间后期,建筑面积约平方米。历经年风雨沧桑的围屋,如今看起来有些破败,内里的大部分房屋已经崩塌,只剩下四个角楼和中间的祖祠保存相对完好。

在卢氏和吴氏迁来双田前后,还有廖氏、董氏、刘氏等家族也来到双田定居。双田虽有多个姓氏家族,但大家和平共处,齐心协力建造美好家园。其中皆福桥和双禄桥的故事,最为村民津津乐道。

皆福桥为廖氏四兄弟在清嘉庆庚午年(年)修建。桥旁立有石碑,记录了修桥的缘由。当时廖氏所居住的大小球(今大小牛村民小组)比较偏僻,如果要去周田或淡水,需要跋山涉水,往返就要一整天。“登山涉水,吾祖父尝道,其难也。余等敬体遗意……鼎建石桥,相近三处。斯经过无厉揭之虞、临流鲜水渊之虑……”此桥建成后,群众出行方便多了。

多年后的年,双田村民为方便到淡水出行,又集资在下村修建了一座长12.5米、宽1.18米的水泥桥,取名“双禄桥”,包含福寿双全之意。桥旁立有石碑,上面记录着捐资修桥的57位村民姓名以及捐款金额,最多的捐银“五百壹十五元”,最少的“壹元”。无论多少,都是一份力量。

如今因为道路改道,这两座桥都已不再使用,但双田前辈“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迎难而上、勇往直前的精神影响着一代代后来人。

红色热土

村民踊跃参加革命,英雄故事口口相传

在农耕时代还算宁静自得的双田村,到了近代,因为土豪劣绅的盘剥以及战争的影响,村民的日子越发难过。村里一位革命前辈吴安在《忆写双田村》一诗中这样写道:“地主收租又追债,神气恶煞对群众;日军侵略民受苦,黑暗天地路难通。”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年10月12日,日军从大亚湾登陆,进犯惠州。12月2日,中共惠宝工委在秋长周田村成立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曾生任总队长,周伯明为政治委员。

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成立后,随即深入淡水和各个村庄发动群众,宣传抗日。时年23岁的双田村人吴越耳闻目睹了日军的残暴罪行后,积极投身抗日救亡工作。年6月,吴越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双田村第一位党员。接着,吴越又把同村的吴锦江介绍入党。

在吴越和吴锦江的带领下,双田村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年~年期间,就有吴新、吴晃等7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双田村党支部也在年成立。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双田村组织了读书会、妇女会、夜校和自卫队,筑起了抗击日寇、保卫家园的防线。

双田村委会副主任吴建辉介绍,抗战期间,地处层峦叠嶂之中的双田村成为游击区,曾生领导的游击队经常到双田开展抗日活动。在开展游击战的过程中,游击队员为避免敌人包围,一发现敌情就转移到山上,并在山上宿营、做饭。在双田村牛栏窝的山腰上,还保留着当年游击队战士用岩石搭建的野外灶台。

年6月,日军得到情报,误以为东江纵队司令部进驻在周田。日军立即调动惠州、淡水、惠阳等地多名军力分九路包围周田村,企图剿灭东纵司令部。惠阳及东纵游击队领导及时部署当时秋溪乡多名民兵进行反包围战略,伏击日军。双田村自卫队在执行任务过程中,遭到从镇隆、麻溪、双田进犯周田的日军伏击,自卫队员奋力抵抗、顽强还击,但由于敌众我寡,吴仕珍、吴亚梅、吴石云、卢其昌、吴仕林5位双田自卫队员在战斗中牺牲。因牺牲的地方在坭禾堂,村民称他们为“坭禾堂五英烈”。

“吴石云是我的爷爷,他牺牲时,我爸爸还没有出生,成为遗腹子。”吴建辉说,现在家里还珍藏着爷爷的《革命烈士证明书》,村里老房子的门框上方还钉着“光荣烈属”的牌子。红色基因代代传。吴建辉的父亲吴东贵在年获颁“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吴建辉如今成为双田村“两委”干部,为家乡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在这场战斗中,还有12名自卫队员被敌人抓住并关进惠州城的大牢。即使被严刑拷打,他们也没有泄露党员或自卫队员身份,一口咬定是保护庄稼的打猎队。最后经过多方努力,12名自卫队员悉数被营救出来,村民称他们为“双田抗日十二勇士”。

一门三杰、红色保长、自力更生战饥荒……类似的革命故事还有很多,并一直在双田村传颂。据统计,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共有57位双田儿女参加革命,其中12人英勇牺牲。年,双田村在村口的山坡上修建了“双田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上镌刻着12位双田英雄的姓名,碑上五角红星闪耀的光芒映照着他们的丰功伟绩。

记录传承

文史资料整理成册,革命精神薪火相传

革命先辈需要铭记,红色基因需要传承。一直以来,坭禾堂五英烈、抗日十二勇士、抗日游击队等革命战斗故事在双田村口口相传,一些前辈想把这些红色资料收集整理成册,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完成。

年,粤赣湘边纵队老战士、离休干部吴安写下《双田村革命斗争史》回忆录手稿,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吴安年去世后,他的女儿吴惠勇再次看到这份手稿时,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我从手稿中看到一个个父老乡亲的名字时,就忍不住想去寻找他们的战斗故事。”吴惠勇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双田村共有70多户、多人,在新中国成立前参加革命的就有57人,先辈们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赴汤蹈火、舍生取义,留给后人无尽的感动,他们应该被铭记。

吴惠勇是惠阳区政协委员、惠州市东江文化两纵历史研究会秘书长,在她的倡导下,很快组建了“惠阳红色双田编委会”,开始收集整理双田红色文史资料。

“资料整理汇编工作从年2月开始,到12月完毕,可谓‘十月怀胎’。”《惠阳红色双田》资料汇编执笔人、惠阳区作家协会副秘书长罗东介绍,资料收集过程困难重重,由于年代久远,革命先辈的历史资料幸存下来的极度稀少。为此,编委会团队专程跑到深圳、惠州市区等地拜访了4位健在的革命前辈,还向多位革命先辈的后人和知情人收集资料、了解情况,同时还查对党史资料,努力还原双田革命斗争历史。

记者留意到,《惠阳红色双田》主要整理收集了双田村的村史、红色印记以及57位革命前辈的事迹等图文资料,得到近百位村民捐资支持。

年岁末,21万字的《惠阳红色双田》资料汇编完成,村干部、村民们欢聚一堂仔细品读,回望过去,汲取力量。现年94岁的革命前辈廖仕光也来到了现场,他回忆了年参加麻溪武工队的经历,深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得知村里的革命故事和英雄事迹都被收集整理成册,他表示“很欢喜、很欣慰”。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我们把双田红色文史资料整理汇编成册,这是缅怀双田革命前辈最好的礼物,也是激励后人、薪火相传的精神力量。”吴惠勇说。

乡村振兴

打造双田村米酒品牌发展特色产业

每到节假日和周末,都有不少都市游人在双田的山水美景之间徒步、骑行。可是双田村委会知道,这对于双田的发展来说,还远远不够。如何挖掘利用双田村的红色资源,结合双田纯美原生态的自然风光,打造双田乡村旅游品牌,是村委会正在思考的问题。

吴建辉介绍,改革开放后,村里的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或往外迁移,村子逐年变“小”。原来有0人的村庄,一度曾只剩下五六十人,成了名副其实的“空心村”。

随着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入双田村的崎岖山路变成了平坦绿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也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这个革命老区的人气渐渐恢复,不少村民回乡创业,主要从事酿酒和蔬果种植,如今已有常住人口人左右。

年近五旬的吴贵城早年在淡水经营酒坊,靠着祖传的酿酒手艺谋生。5年前看到家乡环境越来越好,他把酒坊搬回双田村,“还是村里的山泉水酿出的酒比较香醇。”对于吴贵城而言,回乡创业不仅是因为山水好,更是祖辈致力乡村发展的传承。他爷爷吴桥维在抗日战争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双田村自卫队,在与日本侵略者的对抗中曾中弹受伤,曾担任过双田村党支部书记,双田村处处都有爷爷的印记。

“目前我们产业比较单一,主要是农业为主。”吴建辉介绍,如今村里已有10多家酿酒作坊,村委会将整合酿酒资源,引导村民创办合作社,打造双田村米酒品牌,并通过电商平台,做强做大双田村酿酒经济。同时,村委正接洽有实力的企业,通过农田荒地有序流转,实现大面积耕种,谋划乡村振兴双田特色产业。

红色小山村,发展大潜能。吴建辉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对村里的红色文化资源加以挖掘、保护、宣传,将红色文化与农耕文化相结合,开发“红色+绿色”旅游线路,吸引更多人来到双田村,在实情实景中继承优良传统,在革命故事中感悟时代责任,从红色文化中汲取前行力量。

链接

双田村有条“秘密大营救”通道

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12月25日,日军攻占香港。香港沦陷后,多名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及其家属受困。年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后改编为东江纵队)奉命营救被困香港的文化名人和爱国民主人士。

在80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秘密大营救”中,进入惠阳游击区的文化名人和爱国民主人士中,大部分人走的转移线路是秋长茶园至永湖、三栋的大路。实际上,还有部分人走了一条更为隐秘的转移路线——从茶园或周田出发,行走双田山道,过五门坳进入永湖麻溪,然后到达三栋,最后到达惠州城。这条“秘密通道”在《麻溪革命斗争史料》中有简单记载:“年春,为配合护送文化名人的任务,麻溪党支部专门组织了护路队,由在双田与麻溪交界的五门坳接人,经麻溪淡坑、三栋送至惠州外围,先后路经这条路线转送的文化名人有三四十人。”

然而由于该路线缺乏保护与宣传,外界知之甚少,不少路段已被植被覆盖。年3月底,惠阳区委组织部党支部会同双田村党支部及热心人士组成走访组,重走这段营救路线,深入探寻、挖掘这条“秘密通道”的红色历史。

当时参与走访的吴建辉介绍,拨开山上的杂草,还能看到五门坳到永湖麻溪的一条古道路基,但是因为长期没有人行走,加之山路崎岖,稍不注意就会脚底打滑,这条“秘密通道”并不好走,由此也可以想象当时文化名人转移过程有多艰难。

走访组表示,保护好本地革命历史文化资源,是大家共同的责任,意义重大。接下来将积极协调区、街道有关单位,共同挖掘、保护和利用好双田村革命历史文化资源,努力打造成新的红色文化教育和红色旅游打卡地,为当地乡村振兴再添动力。

来源:惠州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313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