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文脉创想千年东平窑旧貌换新颜

中科白癜疯口碑怎么样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_p2/

统筹策划/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马勇陈骁鹏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林海生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杨锦强

泥土本没有生命,但透过能人巧匠的妙手,却可以富含生命张力,成为诉说历史的文化符号。在惠州,江河湖海交汇,自然优势突出,古时农耕文明与商贸经济交相互融,孕育出了东江流域独特的社会形态和手工业发展特色。其中,陶瓷业就是典型的代表。历朝历代惠州都有主流陶瓷制作工艺,两宋时期达到历史高峰。

据统计,目前惠州共发掘出的20多处古窑遗址。位于惠城区东平窑头村的宋窑遗址规模最大,面积约42万平方米,名曰“东平窑”,为昔日广东三大民窑之一。余年时间,东平窑走完了开窑、发展、鼎盛、没落、熄火等历史阶段。

时间虽短,历史印记却不浅。据历史考究,东平瓷曾踏上海上丝绸之路,远达海外,为宋代时期中国经济繁荣昌盛的一大符号。它对惠州人的影响同样不小,东江边、遗址旁的东平窑碎片,不断坚定着惠州人传承东平窑技艺的决心。

在新一代惠州人努力下,东平窑陶瓷文化园于年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越来越多的人走进景区,近距离接触传承东平窑。去年,由荔枝茶具组、西湖赏盘、富贵碗等组成的东平窑系列作品更是入选了年惠州手信50强。在9月底刚刚闭幕的第十七届深圳文博会上,东平窑系列惠州手信在会场上吸了一大波睛,还荣获了中国工艺美术创意大赛银奖。

作品风格独特文博会上广受好评

从惠州市区出发,沿着惠州大道直行,而后转进惠阳区平潭镇大路背村村道一直往深处走,十分钟左右即可看见一座马头墙古民居,门口挂着东平窑研究创作基地、东平窑陶瓷艺术研究院和市陶瓷艺术家协会、惠州学院教学实践基地等牌子,这就是惠州市东平窑文化园。它是国家级3A级景区,每年迎客20余万人,是平潭镇唯一一个A级景区。

走进文化园,幽深的路径,郁郁葱葱的树林,树下加以点缀的东平窑,静谧的环境令人心旷神怡。进门左手边是东平窑陶瓷陈列馆,里边展陈了东平窑近年来获得诸多奖项,工艺奖、创意奖等奖杯、奖状比比皆是,展架上还陈列了文化园最近推出的东平窑创意手信。惠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惠州市东平窑陶瓷艺术研究院院长余小伦随手拿起一件杯盏介绍:“这是我们文化园推出的文化创意产品,灯光下杯盏格外剔透,倒入茶水后也会十分晶莹。杯壁绘画是惠州的文化名片苏东坡,寓惠期间他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词。我们以此为题材,围绕惠州优质的人文资源,展开了不少创作,目前已有荔枝茶具组、西湖赏盘、富贵碗等组成的东平窑系列作品,产品在市场的反响很不错。”

余小伦告诉记者,现在惠州已经发现了20多个窑口,其中白马窑、东平窑等5个窑口是他们重点研究的窑口。从文化园右侧的斜坡上去,可以看到一座徽式建筑,为园区设立的东平窑博物馆。馆内一楼每个古朴的房间,都是东平窑大师们创作的基地;二楼为陈列区,每一盏照射灯下,每一片沾满泥土的陶瓷碎片,都在诉说着宋代东平窑的故事和惠州的历史文化。

陶瓷包括图案创作、主体制作及加工展览等多个步骤。在徽式建筑身后,一排长长的房子里边,有着好几口窑,分别有天然气明火窑和电窑。记者了解到,这里的每一口窑,从落地到最终开窑,都需要经过3-5年的试错时间,大概需要耗费50万元成本。

目前,园内已有8口窑。除了余小伦自己和国内外一些书画名家在新东平窑创作外,还有他们的学生在学习陶瓷技艺,也有陶艺专业人士和大学生在此进行创作。随着这里知名度的提高,每逢节假日参观者络绎不绝,还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体验,亲手拉坯和作画。余小伦表示,他们的目标是将文化园打造成一个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研究创作基地。

据悉,新东平窑的产品已连续多年亮相深圳文博会。9月23日,第十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开幕。东平窑在会上展示的以小件手信为主,数量件左右,分为几个系列,主要是实用性的旅游产品,彰显惠州手信。5天展览时间里,东平窑展厅每天都吸引了一大波参展游客。余小伦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展览期间还收到了不少订单。

借道海上丝绸之路东平瓷曾畅销海外

瓷器是中华年文明象征之一,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在悠久的陶瓷历史文化中,惠州的陶瓷业也不容小觑。在古代,惠州陶瓷形成了完善的制作体系和种类丰富的作品。

广东省博物馆古陶瓷专家曾广亿、宋良壁两位先生在其《广东陶瓷的历史》中论及东平窑时写道:“惠州窑烧造的瓷器,制作技术和工艺水平也相当高超,各种瓷器的纹饰也很复杂,归纳起来有印花、刻花、雕塑、镂孔等,都很精致。”可见“惠瓷”曾经的辉煌。

东平窑是“惠瓷”代表之一。据《惠州市志》载,东平窑头山北宋窑遗址(又称“东平窑”)位于惠城区桥东东平村,由三处堆满瓷片的废窑构成“品”字形的山岗,当地群众习称“窑头山”,山高8.4至8.8米。

东平窑发现于年9月,当年惠州市外贸单位在郊区公社东平大队窑头山修建房屋,挖掘地基时意外发现大量古代钱币。后经上报文化部门并进行现场调查证实,该地点为一处规模较大的古瓷窑地址。当时挖掘出土的瓷器、窑具等有多件,出品有碗、盆、杯、罐、瓶等。

次年,《广东惠州北宋窑址清理简报》(下称“《简报》”)发表,向公众揭开了北宋惠州东平窑尘封近千年的辉煌烧窑史:北宋惠州窑生产规模大,烧窑时间长,窑具设备完善,制瓷技术熟练,产品种类多,工艺水平高。

纵观古代陶瓷业发展史,优越的地理条件是瓷器发展的重要基础。东平窑紧靠东江,两岸不但蕴藏有大量的灰白瓷土和石英砂砾,更重要的是其有便利的运输条件。依靠着东江的优越条件,东平瓷曾踏上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

据广东省考古专家考证,东平窑在鼎盛时期,用于烧造瓷器的窑达3个,具有庞大的生产规模。根据估算,每窑一次可生产5万件瓷器,3个窑一次就可生产15万件,一年下来足可生产上百万件。如此大生产量的陶瓷销往何处?在东江古码头出土销往数十个国家的瓷器,证明了当时惠州地区生产的陶瓷外销兴盛,制作精美的东平瓷是畅销国外的瓷品佳器。

“便利的漕运交通,使得制作原料运入十分方便,同时对陶瓷成品的外销也有重大的帮助。”余小伦介绍,地处东江中游的惠州,大小船只四通八达,上游可达河源紫金、龙川,下游可达增城、东莞、广州。便利的水运,再加上发达的陆运,大大减少运输成本,使产品更易于向外输送。

年,日本古陶瓷专家来惠州参观调研时就曾指出,在东南亚的海捞瓷博物馆内见过类似东平瓷的瓷器,也从侧面证明了东平窑对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贡献。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广东发现的宋窑一般都依山而建,而这座窑灶却整座建筑在窑具碎瓷废品堆积层之上,这是过去窑灶建筑设计上极为罕见的。

随着精美的瓷器出土,窑址全貌日渐清晰,东平窑声名远播,与广州西村窑及潮州笔架山窑并称为“广东北宋三大民窑”。年12月10日,东平窑址被公布列为第八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重燃千年窑火新老艺人筑匠心

东平窑出品的刻花碗线条流畅自然,瓷器烧成温度较高,约℃,胎体坚致细密,因此用手指叩击声似金属声,沉稳、清亮,成品出窑每有奇胜之处,形成典雅、淳厚、古拙之风格。其中用浮雕手法刻出的莲花炉更是宋代粤瓷中的佳品,堪称惠州宋代的文化名片。

《简报》记录了东平窑遗址的发掘场景:“地表野草杂树丛生,破烂窑具和各种釉色的残瓷片遍布山脚,从窑址东北面取土地点观察,窑具和碎瓷片堆积层厚度达5.4米,剖面露出一座已被切断的残窑……窑址东南一带村落有些民房建筑在废窑址堆积层之上,不少旧房的墙基也是采用匣钵砌叠而成。在靠近窑址三四公里长的公路两旁,也能断续见到窑具和破瓷碎片,当年的窑业盛况可以想见……”

放眼当下,尽管不能再现宋代东平窑盛景,但仍可看到其生产过程。这不仅在东平窑文化园可见,在大学课堂一样可见:拉坯、利坯、修足、蘸釉、荡釉……在惠州城市职业学院东平窑陶瓷传承创新基地,东平窑文化产业园的相关工作人员每个学期都会在此开设相关选修课。

59岁的林惠新就是教授选修课老师之一。他原本在香港工作、定居,多年从事陶瓷绘画,退休后于年回到了家乡惠州,潜心研究东平窑陶瓷制作。同时,他还在惠州城市职业学院东平窑陶瓷传承创新基地开设课程,给学生们讲陶瓷绘画。

回到惠州的5年间,擅长人物工笔画的林惠新更是把心都扑在了东平窑上,每天进行创作。他把人物绘画运用到陶器制作中,通过釉下彩方式,创作出系列瓷板画和风格鲜明的人物画陶器,大大小小作品达多件,其中不少作品更是在这两年频频获奖。

东平窑的窑火熊熊燃烧约年后彻底停烧,停烧的缘由众说纷纭,尚未有权威说法。然而,这丝毫不影响爱瓷的惠州人重燃东平窑火的决心。

如今,像林惠新一样的陶瓷艺术家,已有将近十人投身到东平窑的制作和传承中。有的是资历较深的专家,有的是大学毕业的后起之秀。他们各自发挥着自己的优势,对东平窑进行创新、传承。

记者在东平窑产业园中看到,毕业于惠州市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00后小张正在全神贯注地给刚出炉的杯盏上釉,每一笔都格外认真。他告诉记者,自己大学专业为汽修,因上了陶瓷选修课与其结缘,毕业后毅然选择加入这一行业。

小张仅是加入东平窑传承行列中的一员。如今在惠州,东平窑作品已渐渐重回人们的视野。去年,由荔枝茶具组、西湖赏盘、富贵碗等组成的东平窑系列作品更是入选了年惠州手信50强。

目前,东平窑的挖掘与传承主要由东平窑陶瓷文化园、惠州城市职业学院东平窑陶瓷传承创新基地、知竹园东平窑体验基地、惠州西湖东平窑陶瓷美术馆、罗浮山黄龙观东平窑陶瓷美术馆等承担,它们各自发挥不同的功能。

“重燃东平窑薪火并非是简单地将之复活。简单的模仿、还原,终究只是得其形而非得其神。我们重点是放在历史文化的研究上,从文化上追本溯源,提炼更符合当代价值观的文化内涵,进行挖掘、提炼。”余小伦认为,传承是根,创新是魂。既要传承当初的工艺,也要结合当今时代不断进行创新,并赋予其符合时代潮流的思想内涵,只有这样,东平窑薪火才能代代相传。

余小伦表示,他们将以古东平窑的产品风格结合当代陶瓷艺术风格,整合国内顶尖陶瓷专家重新打造东平窑,重振古东平窑的昔日雄风,弘扬惠州本土的陶瓷文化。

东平窑文化园每年接待游客逾20万

东平窑陶瓷文化园位于惠阳区平潭镇新田埔村,距离平潭机场仅8.1公里,毗邻惠城区马安镇,临近市区,环境幽静怡人,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其主体建筑为一栋具有多年历史的徽派建筑,为陶瓷创作工作室及古陶瓷展厅。陶瓷创作工作室内设立电窑、汽窑用于烧艺术陶瓷,柴窑用于研究东平窑等古陶瓷。古陶瓷展厅内展品多为广东三大民窑之一的东平窑出土陶瓷器具及残片,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和文化历史价值。

记者了解到,园区整合国内顶尖陶瓷专家重新打造的新东平窑产品延续了古东平窑的艺术风格,作为惠州陶瓷文化名片,已连续四次亮相深圳文博会和多个全国性比赛,并几获金奖,使得惠州本土的陶瓷文化得到了传承与进一步发扬。园区也成为惠州陶瓷艺术家的聚集地。

目前,园区正在打造集陶瓷制作体验、教学、住宿、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文化旅游目的地,目前已开发建设有餐厅、彩绘室、果园等景点,吸引了珠三角周边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学习、亲手拉坯和作画。近年来,东平窑陶瓷文化园游客逐年上升,园区开发的瓷器衍生产品,尤其受到游客的喜爱。

余小伦介绍,作为3A级景区,园区每年接待游客逾20万人,主要以参观、体验为主,近几年随着东平窑文化的普及,中小学群体研学团队也逐渐走进园区。市民谢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在园区内摆放着的瓷碗,有一件是前几天他女儿制作的,等过几天上釉完成后,他便来取回:“女儿亲手做的,很有意义。”

来源

羊城晚报

责编

朱光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447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