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拼才会赢》这首许多中国人听不懂的闽南语歌曲,为何能够影响全球华人三十余年?这不得不提到闽南历史上的贸易与移民,歌词正反映了闽南人向外开拓时爱拼敢赢的精神。随着开拓者的脚步,闽南话扩散到了世界各地并在与不同地区语言文化的接触中不断发展,形成了一个影响范围远超闽南本土的闽南语世界。
如果翻开中国地图,厦门、漳州、泉州所在的闽南地区实在说不上是多大的片土地。但是如果翻开中国语言地图,就会发现闽南语的分布并不局限在福建南部的小小角落里,北到浙江的舟山群岛,南到广东、广西海岸甚至东南亚地区,都有说闽南话的地方。在全世界说闽南话的人口中,闽南本土人口的占比甚至连四分之都不见得有——光是海峡对岸的台湾岛,说闽南话的人口就几乎与闽南本土相当。从一隅走向世界,闽南语超强的扩张能力是在中国其他方言里看不到的。
闽南人把自己说的话称作“咱厝话”,也就是自家话的意思。俚语说“咱厝人讲咱厝话”,不但今天的闽南地区依旧是方言氛围浓重的地区,闽南语更随着历代移民被带往世界各地。
闽南人对自己的方言有很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闽南语作为汉语中保留上古汉语成分较多的方言而暗含着某种“根正苗红”。晋唐间中国北方的几次大规模战乱导致汉人南迁至此,闽南因其封闭的自然与交通条件,较好地保留了当时语言的样貌。今天闽南人仍然把锅称作“鼎”,有些地方的闽南人应声时仍然使用汉朝人说的“诺”,称呼妇人仍然说“诸妇”。
▲闽南地区特有的运用闽南语的曲艺形式“讲古”。
而在语音层面上,闽南话也颇保留了一些罕见于其他方言的旧音,如“猪”说t、飞说pe,声母都与隋唐以前的汉语一样。此外,闽南最早的土著先民也在方言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如闽南话称呼肉为bah,就非汉语来源。至迟到中古时期,闽南地区已经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方言体系。
在闽南这片狭小的土地上生存,耕地稀少与人口增长的矛盾贯穿始终。正如先辈们跋山涉水来到闽南一样,背井离乡寻找更广阔的天地,仿佛成了此后千百年里闽南人的宿命。跟来自中原的先祖沿着陆路迁徙不同,闽南人的移动几乎全是沿着海岸方向扩张,今天北起舟山、南至印尼群岛的闽南语辐射区充分证明了闽南人海洋族群的特征。
在与闽南接壤的地区中,南方富饶的潮汕平原很自然地成了闽南人向外移民的首选。成书于宋朝的《舆地纪胜》描述潮州风土:“虽境土有闽广之异,而风俗无潮漳之分。”据说,东南亚的“福建人”(闽南人)与“广府人”(广州人)发生械斗时,出于文化渊源,“潮汕人”是站在闽南人一边的,而非同省的“广府人”。这种文化根源最大的体现便是语言。潮汕地区虽然在广东省,但是潮汕话和粤语几乎毫无共通之处,反倒和闽南话接近,如潮州人和闽南人都把人称作“侬”、高称作“悬”、眼称作“目”,这些是其他方言不太使用的。
占领潮汕平原后,新移民试图继续向西南进发,一些人到了今天汕尾的海陆丰一带。这些移民相比潮汕人迁居时间更晚,语言上也更接近闽南本土。由于粤人占据了珠三角的平原耕地,闽南语村落零星分布在最靠近海岸的地区,如惠阳的淡水镇、中山的三乡镇。到了雷州,闽南人的势力再次壮大,今天湛江以南雷州半岛基本以说闽南语为主,说粤语的居民则把这些人说的话称作“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