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满鹤湖系列活动之这就是园山图书

读创/深圳商报见习记者刘宇峰通讯员蒋小平许可

8月12日,由龙岗区委宣传部指导,龙岗区园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办,城势话语(深圳)研究机构承办的“阅”满鹤湖系列活动之《这就是园山》图书品读会,在深圳书城龙岗城(红立方)举行。深圳市龙岗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易玉琨,龙岗区园山街道党工委书记李红梅和龙岗区委宣传部、区文体旅游局、区文联等部门一道,与文学历史学艺术界专家及园山街道企事业单位代表们趣话园山、畅谈园山。

园山读本:“一部有温度有厚度有深度的青春典册”

巍巍园山,古道鱼盐;千载龙岗,山海相连。《这就是园山》一书聚焦“行进的基层中国,精彩的深圳龙岗”主题,是首本全方位讲述园山故事、展示园山这方土地悠久历史人文和现代发展的读物。

从年年中正式启动的该项目,在将近一年的时间内,由深圳、广州两地资深出版人、媒体人和文史研究者组成的主创团队,进行了大量实地采访和田野调查。同步,团队还联络了海外中国研究机构,检索翻阅了大量外文文献、古地图和稀见资料,历经资料搜寻、文字打磨、编辑校稿等众多繁杂过程,最终形成《这就是园山》这一新型读本。

“在城市细节里,留住了深圳乡愁,让本土居民的碎片化讲述与记忆,得到尊重、获得呈现,这是一部专注于寻根探源的华彩乐章”,深圳知名文化历史学者刘中国教授认为,“《这就是园山》受众是年青一代,主创团队年轻。因此说它是一部有温度有厚度有深度的青春典册”。

发现园山:深圳人有先天的大都市“荒野精神”

璀璨的龙岗园山人文,熔铸成深圳精神记忆。据介绍,龙岗区第一位有记载的历史人物陈康适,是朱熹弟子陈朝举之子。南宋年间,为避战祸,陈朝举举家南迁,来到深圳西部。陈康适先后在归德盐场(今沙井一带)及归善县(惠阳县前身)任盐官。陈康适途经现园山荷坳,乐见“上下淮水合夹”之美,便选择在此定居,此后,陈氏家族便在此繁衍生息,开启了园山的余年人文历史。

通过史料和实地研究发现,园山作为历史上海盐北上的通道和古贸易通道的一部分,在深圳的历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其一度是香港、大鹏湾沿岸居民与内陆腹地的陆上交通要道,从这里翻山越海的人终年不绝,也一度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园山也产生了陈观海、何煌友等文化大师。陈观海是中国留德第一人,也是近代史上第一个把德国刑律系统翻译和介绍给中国的人,为清政府《大清刑律》的制定提供了蓝本,被认为是“清代中德关系不容忽略之媒介人物”。何煌友,土生土长的园山西坑人,一个人用一部相机记录了深圳二十多年的发展史,并记录了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和艰辛历程。

品读园山:多位专家跨界对谈山水人文

在品读会上,还专门邀请了来自不同学科、不同研究背景的专家进行对谈,从山水人文等不同角度解读不为人知的精彩园山。

品读现场数位专家的深度对谈,吸引了在座各方的注目。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一级作家南翔,资深文史学者、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兼职教授、广东华人华侨研究会理事刘中国,与知名设计师、策展人、中国出版协会书籍设计艺委会副秘书长、龙岗区“鹤湖智库”秘书长韩湛宁,分别从文学、历史学和艺术创新进行了深度对话与交流。

专家们围绕着园山的山、水、城、人等话题,以“全球视野、国家立场、深圳精神、龙岗表达”的维度,打开了观察园山沃土的新视界。

据城势话语主创团队介绍,与《这就是园山》主题读本同步,园山街道还推出了以“微观园山、园你所愿”为主题的6集系列短片,分别从地理、大美、活力、产业、文化、幸福六个维度呈现园山。另外,他们还在喜马拉雅线上平台推出了29集《这就是园山》有声读物及主题文创,以更加轻松、亲切的表达,呈现出一个多元、奋进的地域人文景观。

审读:孙世建蒋祝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562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