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业惠阳41车间姜涛一心扑在工作上

他年入职,一直在航空工业惠阳41车间从事磨工工种;今年33岁,已是车间通用加工组的副工长。他叫姜涛,是保定市年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姜涛入职后被分配到了41车间磨工工种,这里属于精加工工种,基本是车间每个产品的最后工序,加工公差要求很严格,别人说起来都是:“磨工不好干。”姜涛悟性很高,又非常认真,所以学得很快。在实习期的一年多时间里,他先后跟随了五位师傅,分别学习了平磨、刀磨、内外圆磨、花键磨和螺纹磨等技术,赢得了师傅们的认可。

实践让他体会到要想干好磨工不能只是“傻瓜式”地干活,还要不断学习钻研,学会思考,不仅仅是学技术,更要学完成工作的方式方法。他积极参与各种专业技术培训,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机械加工相关知识。年,公司引进首台精密加工磨床,在公司范围内了解这台机床操作方法的,可谓“前无古人”了。车间把这台机床交给了姜涛,他在用中学、学中用,最后只用了短短半年的时间就全面熟练地掌握了机床的机械性能。他用这台磨床主要加工机加车间流转过来的夹板、卡箍等产品,这些产品公差要求在0.毫米,相当于一根发丝的三十分之一。这对于加工者自身来讲是无法边加工边测量的,操作完全依靠“手感”。在这样高精度的要求下,姜涛出色地完成了每一次加工任务,保证了加工产品零超差,而他也是车间目前唯一一位具备这样加工能力的人。

说起姜涛的成长故事,其中有一件事令人印象深刻。由41车间为公司某产品配备的专用测具,因长年使用已经磨损,需要重新配制。当时车间负责外圆磨的几位老师傅接到任务,考虑到形状的不规则性,决定用手工磨制。反反复复的试验以失败告终。这一耽误就是三年。三年后,车间再次提出复制任务,并组织了集体讨论研究,姜涛作为外圆磨工的新生力量,当仁不让地被委以重任。面对加工的重重困难和以往失败的案例,考虑到材料的特性和形状的特殊,姜涛最终决定自制一个小工装。经过对参数的精确转换计算,定制的工装精准保证了该测具在机床上外圆磨的区间。他拿着试制出的第一件产品进行检验。当检验师傅告诉他这是一件各个数值都完美的合格品时,他终于抑制不住地笑了,那是一个满足、自豪并发自内心的笑容。他的成功让所有人对眼前这个瘦高的小伙儿发自内心地佩服,不仅仅因为他不负众望完成了任务,更因为他用心钻研琢磨,做出了工装,让这个加工瓶颈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以后任何具备磨床加工基础技能的人都能够完成。他对工作的态度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几年时间里,姜涛还陆陆续续参与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当他提及的时候,是满脸的幸福和骄傲,看得出那是他在工作中收获的快乐与满足。作为一个年轻的“T”型技术人才,他并没有独善其身,而是积极参与到车间的师带徒中,他把自己在加工过程中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及方法整合成理论,传授给自己的徒弟们。徒弟们在他的带领指引下,很快都成长为车间生产上的多面手和主力军。

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姜涛在车间里是有口皆碑。

车间主任王新献提起他,赞不绝口地说:“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青年,稳重、积极、热情。他勤奋好学,有师傅教的本领他认真学,没有师傅教的本领他自学,是典型的一专多能的技能人才。车间安排给他的任务,他一定会保质保量做好,没有安排给他的任务,他也能积极主动地去做。姜涛虽然还年轻,但是传帮带工作一点也不含糊,现在车间磨床的年轻人都是姜涛带出来的。”

工长刘银福说:“姜涛在工作上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对各项技术技能都掌握得很快。他干什么像什么,交给他任何工作都能让人很放心,都能完成得很好!”

同事张宁说:“他是一个很实在的人,身上透着东北小伙的特质,技术很牛,人品很正。”

徒弟任文星说:“我对我师傅就是一个大大的‘服’——服他的技术,服他的为人,跟着他,我有福。”

“道虽通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姜涛用踏实、认真、勤恳铺就了他的成长之路。他先后多次获得公司质量先进个人、“五小”成果一等奖、优秀青年岗位能手、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并被授予市级五一劳动奖章。他在困难中历练了自己,在工作中成就了自己,在带徒中传承了自己。他是千万拼搏着的航空人中的一分子,他是万千新时代奋斗者中的一员,他是一心扑在工作上的令人称赞的朴实劳动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599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