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昨日,《法制日报》在头版头条以《连续八年十大项目征选推动实现全域共治惠州巧用创新大赛激活社会治理“末梢神经”》为题,发表长篇通讯介绍了我市推动全域共治的社会治理经验成效。本报现全文转载,以飨读者。
9月18日,为期3个月的广东省惠州市第八届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创新十大项目征选活动(以下简称十大项目征选活动)顺利落下帷幕,“长者问安计划”关爱空巢老人服务项目等10个项目,从参评的70多个创新项目中脱颖而出,获评此次大赛十大项目。
有效激活基层这一“末梢神经”,是社会治理关键所在。《法治日报》记者注意到,自年以来,惠州市探索推出的十大项目征选活动已成为当地一大盛事,除了政府参与,越来越多社会力量也参与其中,让集体智慧的能量在社会治理中得到充分发挥。
惠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小军介绍,8年来,惠州以十大项目征选活动为抓手,统筹动员全市各职能部门、社会组织和基层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探索实践,从多个共治项目中评选出个社会治理创新获奖项目,撬动社会资金余万元,打造出了诸如“法制副主任”“复退军人之家”“六治协同构建基层社会治理”等享誉全国的社会治理创新品牌,社会规范体系日益完善,治理载体日趋健全,多元善治模式日臻完备,十大项目征选活动由此推动惠州开启“全域共治”模式。
激发社会智慧破解治理难题
每个月,钟君安律师都要腾出几天时间,驱车3个多小时,从惠州赶到五华县安流镇,为他志愿援助的村(居)提供法律服务。作为惠州市探索推行的首批“村(居)委法制副主任”,他现在不仅是惠州3个村(居)的法律顾问,还在律师资源匮乏的五华县担任3个村的法律顾问。
实践中,钟君安要为这些村(居)签订经济合同、开展项目谈判提供法律意见,协助起草、审核、修订村规民约,为村委换届提供法律意见或者见证,为村(居)民提供法治宣传、法律咨询,参与矛盾调解。钟君安坦言:“作为法律人,能用自己的职业专长服务基层,助推法治进程,让我倍感自豪。”
据了解,年4月,惠州的惠城、惠阳两区在村(居)探索“法制副主任”制度,聘任律师等法律专业人士为村(居)提供法律服务。其后,惠州以两个区作为试点,开展该项制度的示范点培育。
经过近4年试点实践,在年惠州举办的首届十大项目征选活动中,“法制副主任”制度获评一等奖。实践证实,“法制副主任”制度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了卓有成效的作用。年,这一基层治理模式被广东作为“一号工程”在全省推广。年初,全国普法办将其作为基层依法治理的经验在全国推广。
惠州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周汉辉介绍,开展十大项目征选活动,是为了应对治理过程中公众参与度低,城乡社区社会服务管理日趋繁重,社会矛盾化解难度加大,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压力增大,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众服务管理问题日益突出等一系列难题,通过激发社会智慧破解治理难题,引导全社会共同推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社会治理格局的形成。
年,惠州市委十届二次全会重点部署组织开展“社会治理创新行动”,年8月,首届十大项目征选活动正式启动。根据征选活动实施方案,十大项目以财政扶持为主,突出对关系全局的社会建设重点领域支持,采用补贴方式对获奖项目给予资金支持。
周汉辉说,首届创新大赛就吸引了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一大批社会治理创新项目纷纷登台亮相,涉及领域包含基层社会治理、社工与志愿者服务、社区居民自治、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等。
基层治理制度机制日趋健全
因父亲涉毒犯罪被判死刑,惠东县白花镇田屋村的小田在学校受同学歧视,致使其出现心理偏差,性格变得敏感孤僻、封闭自卑,不愿意再继续接受教育。获知这一情况后,禁毒社工立即介入,以大哥哥大姐姐身份对其进行心理疏导,鼓励他勇于面对暂时的困难,找到新的人生目标。经过半年的心理疏导,小田最终解开心结,顺利重返校园就学。
在惠东县,像小田这样接受心理疏导后摆脱阴霾的还有许多,迄今未发现参与心理疏导的家庭有再次涉毒、违法、自残等情况发生,而这都得益于惠东孕育的“土壤改良工程”项目。
该项目以“家庭—学校—社会”联动管理模式为主导,以社戒中心为核心,以禁毒社工、禁毒志愿者为支撑,构建“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帮扶体系,通过“专项资金帮扶、心理疏导、就业培训、辅导孩子学业”等方式从源头上对涉毒人员家庭进行“土壤改良”,营造积极健康的家庭氛围。
记者了解到,8年来,随着十大项目征选活动深入推进,惠州基层社会治理制度机制日趋健全,社会规范体系日益完善,社会治理载体日趋健全。
惠州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李箫告诉记者,十大项目征选活动启动以来,一大批社会治理优秀创新项目在惠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市民政局在全市建立社区约请部门现场办公制度,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由“为民做主”到“与民共治”转变;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制定发布各类社会组织评估评分细则,完善了社会组织综合服务管理体系;小金口街道金青社区建立“一居多会”社区服务管理模式,健全了社区多元治理机制。
“当前,十大项目征选活动推动健全了政务平台、信息平台、服务基地等特色治理载体,惠州基层社会服务水平得以不断提升。”李箫细数道,比如,仲恺高新区建立了智慧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社区治理和小区管理提供信息化、智能化的服务支持;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建立流动商户疏导示范区、小贩中心、流动商户协会等不同类型的流动商户之家,优化城市管理;市公民伙伴社工服务中心建立水北社区公益共享平台,倡导环保生活理念等。
实践中,惠州还致力于对在十大项目征选过程中涌现出的优秀项目给予培育、发展、评估。以大亚湾区为例,为创新社会治理,提升社会组织活力,鼓励社会组织创新,大亚湾区委政法委从年开始,持续安排社会建设创新专项资金,资助该区公益服务项目。受资助的公益服务经过培育、发展、评估、推广,在社会治理领域发挥出显著成效。
推动形成多元协同善治格局
今年年初,“三无”老人忠伯患了癌症。获知老人患病后,惠州市致和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以下简称致和社工中心)的社工按照“长者问安计划”,从居家生活到解决住院护理问题,再到处理殡葬事宜,陪他走过了人生最后的3个月。
致和社工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12月,该中心社工在社区走访时发现,一名90岁高龄的独居老人因为脚受伤行动不便饿晕在家。经过他们摸查,惠城区仅桥东街道就有名空巢老人,其中有户独居、高龄、困难的老人需要长期跟踪。
受十大项目征选活动驱动,致和社工中心启动了“长者问安计划”,以“两日一问安”为起点,志愿服务为面、社区资源为线、社工服务为点,形成完整的志愿体系。该位负责人说:“此次‘长者问安计划’获评一等奖,获得10万元的项目补贴,释放出惠州社会治理事业在长者服务领域给予大力支持的信号,让社工多层次深入参与养老成为可能。”
李箫告诉记者,十大项目征选活动启动以来,惠州通过建立平台、健全制度、创新模式等方式,引导居民、村民、律师、党工、社工、义工等社会主体积极参与,推动形成了多元协同善治格局。其中,惠阳区在全区广泛建立“掌上村务”平台,实现惠民政策“掌中握”、村务社情“掌中知”、意见建议“掌中提”;市惠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通过社工联络整合党工、义工各方资源,建立“三工”联动服务模式,实现社区服务与管理的共建共治……
通过积极为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异地务工人员、吸毒人员等各类群体提供各类专业特色服务,惠州营造形成全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