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墟市淡水老城
淡水老城,
因淡河而兴,因渔盐而盛,
是东江流域古老圩市之一。
走过老街,
去寻找记忆中的印象淡水墟。
淡水老城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惠阳区淡水镇,南起崇雅路,北至东门街,西起淡水河,东至白云五路,总面积约76.7公顷。其中,核心保护区北起东门街,南至崇雅学校,西起淡水桥头市场,东至白云五路,面积约41.2公顷;建设控制地带为核心保护区以外街区范围,面积约35.5公顷。
淡水历史悠久,相传在距今多年的晋朝,就已有圩集。宋朝时,受益于盐业带动经济发展,人口逐渐增多,于公元年形成“水口巷”和“下鱼街”两大盐仓。明朝时期设立淡水卫,并与大鹏所(今深圳市内)、东莞守御千户所一起扼守珠江口。
清朝时期,淡水发展成多功能集镇,设立“司署”和盐大使,形成猪行街、大鱼街、米街、灯笼街等商品交换专业街道,并筑成周长米的城墙,设8座城门,奠定了现在的老城整体格局和风貌。
民国后,淡水成立了东江解放区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成为抗日战争时期香港至内地物资运输的主要通道。解放后,淡水作为惠阳县政府驻地,成为惠州东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传统街巷
淡水老城保存了较完整的古城格局,现存传统街巷四通八达,以传统商业街道和生活巷道为主,主要集中在桥头市场附近。
50米以上的历史街巷有72条之多,部分街巷仍保留青石板铺装,猪行街、大鱼街、米街、灯笼街等多条商品交换专业街道至今仍保留原有名称,传统商业功能延续至今。
历史建筑
淡水老城历史文化街区内现有历史建筑处,不仅数量众多,且风貌突出,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建筑形式同时具有客家围屋和惠州本土建筑的特点,主要为清朝的客家围屋和民国时期的传统民居,另有宗祠、书院、会馆等多种类型的公共建筑。
文物古迹
淡水老城历史遗存丰富,
文化价值较高,
共有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和4处不可移动文物。
文昌庙
位于淡水街道红星社区永兴巷口,建于清道光十六年(年)。据有关历史文献记载,清朝“铁笔御史”邓承修高佬还乡创办崇雅书院时,曾将文昌庙作为教室使用,因而它也是淡水最早的学堂。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壶园
位于淡水街道红星社区上拨子园街14号,建于清末,由慈禧太后出资建造,是邓承修辞官还乡后的起居、安身之所。由两栋房屋、回廊和庭院等组成,大门上方镶嵌一石匾,匾中间篆刻“壶园”二字。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邓仲元故居
位于淡水街道猪行东街51号,为邓仲元先生建于民国期间。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淡水祖庙
位于淡水街道祖庙街,始建于明万历七年(年),于清道光五年(年)重修,后又于年遵照清代形制复修。淡水祖庙历史悠久,一直享有盛名。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革命重地,英雄故里
自清末民初以来,淡水涌现出了多位革命英雄,如孙中山“革命同志第一人”——郑士良、百将之将——邓仲元、广东省第一位女共产党员——高恬波等革命英雄。
年,淡水人郑士良在惠州发动三洲田起义,打响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第一枪。辛亥革命爆发后,邓仲元与陈炯明等在惠阳淡水首义,进而光复惠州。
三洲田起义旧址
年,淡水成立了东江解放区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惠阳县第二区行政委员会”。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更是有不少淡水籍革命志士加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和“粤赣湘边纵队”,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惠阳县第二区行政委员会办公旧址
淡水老城是惠州历史文化的重要起源地之一,也是东江流域最繁华的商业集镇之一,保留有清代及民国时期的街巷格局和商品交易专业街道,以及集中成片的客家民居、宗祠建筑群等,完整地体现了惠州古老集镇的风貌。如今,淡水老城继续担负着延续惠州历史文脉的重任,成为惠州历史文化名城中独具客家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
由惠州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