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锌都韶关转型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本报记者陈靖斌韶关报道

广东省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高速发展了逾四十年,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广东省似乎没有经济欠发达的地方。但是,作为广东的北大门,韶关这座城市却曾经因为资源枯竭而面临经济增速下滑、经济转型。

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韶关成为中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年被确定为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城市之一。

“转型发展是韶关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韶关在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新的转型方向。”韶关一位副处级干部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在国家和广东省大力支持下,韶关创新发展思路,积极主动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型发展取得良好成效。

据了解,韶关在加快推进高端高新产业集群发展的同时,也在强力培育产业转型升级新动能。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大数据、汽车及零部件等高新产业集群发展,生态环境也在同步改善,成功转型为全国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

壮士断腕

“韶关作为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和能源原材料供应基地,其矿产资源开发,曾有力支持国家工业的发展,而韶关作为‘小三线’建设,也夯实了华南重工业发展的基础。”韶关政府人士张兵(化名)向记者介绍称,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韶关先后新建大小厂矿企业63个,迁并、扩建和改造旧企业多个,韶关工业史上第一次出现重工业比重大于轻工业比重。

韶关曾经被称之为中国有色金属之乡、中国“锌都”。在第二个五年计划制订时(年),韶关更是被国务院确定为“华南重工业基地”,建设钢铁、机械、煤炭、化工、电力、有色金属、建材、轻工八大基地。

随即,韶关工业企业迅速集聚起来。至年,韶关工业企业(含中央与省属企业)发展到家,工业产值第一次占据工农业总产值的主导地位。

韶关被确定为华南重工业基地后,广州、上海、北京、沈阳、武汉等地的工程技术人员源源不断赶赴韶关,仅年11月份报到人数就达多人。

年,韶关工业总产值达4.4亿元,占韶关工农业总产值的51.0%,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过农业总产值。韶关开始形成机电、机械、冶炼、化工、纺织、造纸、电子计算机、化肥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计算机、电风扇、洗衣机、黑白电视机相继问世,走在全省前列。

年,韶关工业总产值达33.58亿元,列广州、佛山、江门、深圳、汕头、惠阳之后居全省第七,其中有色金属开采业、煤炭采选业居全省首位。

20世纪80年代,采选、机械、纺织、冶金、电子、化工、木材加工业成为韶关的支柱产业。然而,韶关通过资源开发,发展重工业的模式并没有持续下去。数十年的大量开采,韶关的煤矿、铁矿、铅锌矿已经濒临枯竭。

受此影响,韶关市大中型资源企业工业增加值比重下降25%,所有火电厂用煤完全依赖从外地调运或进口,资源型产业增长乏力。

此时,韶关面临着壮士断腕的抉择,急需发展替代产业,以增强韶关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如何探索一条具有特色的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之路,成为当时韶关的唯一出路。

转型契机

“以前是企业独唱,现在是企业与政府大合唱。”韶关某国企负责人感慨道,这是他见证韶关自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以来最大的感受。

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韶关成为中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这是广东省作为东部发达省份首次有城市享受国家的经常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支持。韶关除可获得中央和省的财政资金支持外,还可在教育、社保、医疗、信贷等方面享受国家的政策支持。

年1月8日,省长朱小丹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韶关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规划》,《规划》提出韶关要探索一条具有特色的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之路。

年6月1日,韶关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年韶关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行动计划》。“韶关被列为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后,全市上下统一思想,举转型旗,走转型路。”张兵向记者介绍,为了与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实现机制融入,首先将韶关新区确定为对接“双区”先行区,成立建设指挥部,在交通、产业、科技、金融、民生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根据《行动计划》,韶关主动培育接续替代产业。大力发展大农业,开展曲江区沙溪镇大宝山矿周边及仁化县董塘镇的农产品产地土壤修复试点试验;抓好仁化县国家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粤台农业合作示范区翁源核心区的建设,加快省级现代农业“五位一体”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智慧旅游等专项规划;编制全市大物流发展规划,制定促进物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抢抓机遇,推动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韶关配套区—华南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以汽车零部件、紧固件、精密模具、机械制造为重点,积极开展面向珠三角的招商引资,吸引钢铁深加工产业集聚,为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业提供配套。

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我们目前在做的是,强力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韶关政府一位高级别的官员向记者介绍,为了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韶关从交通、产业共建以及机制融入等多个方面发展,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

据了解,目前在交通融入方面,韶关已相继建设开通汕昆高速、武深高速、北江航道扩能升级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韶新高速完成主体工程,雄信高速动工建设,韶关港、韶关丹霞机场也相继取得重大进展。

“‘八高三铁两航’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构建,基本融入大湾区城市1小时生活圈经济圈,也就是1小时内可以达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各个城市。”上述官员向记者表示,目前在产业共建方面,已落实东莞韶关对口帮扶政策措施,年莞韶产业共建新签约产业项目个,投资总额.1亿元,新增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34家。加快科技赋能,中科院广州化学所、华南理工大学等4所科研机构、广州高校在韶关设立新型研发机构。深圳华为数据中心、深圳宝能旅游物流等大型龙头项目落户韶关。

韶关政府方面提供的资料显示,为了实现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机制融合,将韶关南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平台,韶关将韶关新区确定为对接“双区”先行区,成立建设指挥部,在交通、产业、科技、金融、民生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推进“深圳韶关对接”和“东莞韶关对口帮扶”。

事实上,韶关自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以来,目前的经济发展已逐渐步入稳步增长。年上半年,韶关市地区生产总值为.06亿元,同比增长12.0%,两年平均增长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81.83亿元,同比增长12.9%,两年平均增长8.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65亿元,同比增长15.5%,两年平均增长8.6%;第三产业增加值为.58亿元,同比增长9.4%,两年平均增长4.1%。

经济发展的同时,韶关也不忘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据了解,目前韶关还投入71亿元,大力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试点4大类17项治理工程项目。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273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