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新业态劳动者遮阳挡雨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

8月25日,受台风“马鞍”外围螺旋雨带影响,惠州惠城区、惠阳区、博罗县、大亚湾区发布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当天中午,美团外卖骑手何非(化名)身穿统一配发的黄色雨衣,冒雨在市区麦地片区附近送餐。

像何非这样的外卖骑手,如果雨天送单发生交通意外,能获得工伤赔偿吗?如果在“桑拿天”走街串巷,能领取到高温津贴吗?在互联网平台经济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全惠州近8万名新业态劳动者的权益如何保障?

据悉,今年以来,惠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全市开展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专项行动,努力构建新业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新格局,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日前,该局梳理了《惠州市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十问十答”》,多措并举将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落到实处。

●南方日报记者 于蕾

恶劣天气下的

从业保障仍显不足

南方的夏天,不是烈日当空、酷暑难耐,就是大雨滂沱、电闪雷鸣。尤其是今年夏天出现大范围、持续性高温过程,惠州一度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高温应急响应也曾提升到Ⅲ级。这样的天气,令外卖员、快递员等新业态劳动者的工作变得异常辛苦。不论是热浪滚滚,还是风雨交加,他们都要穿梭在车水马龙之中,如约将外卖或快件送到消费者手中。

中午是配送的高峰期,在惠城区河南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附近的十字路口,聚集着许多等单或等餐的骑手,躲在马路两旁的树阴在避暑。为了抵挡高温烘烤,一些骑手“全副武装”,不仅自己戴上了防晒袖套和防晒面罩,还为手机准备了袖珍遮阳伞;有些骑手则极尽清凉,穿着短袖、短裤和凉鞋轻松上阵。

那么,这些奔跑在路上的骑手、快递员,在相对恶劣的天气下从业,有没有获得相应的劳动保护呢?南方日报记者走访发现,新业态劳动者大都不太清楚自身的劳动者权益,对权益保护问题也抱持着“到时候再说”的态度。

何非是美团外卖专送骑手,一个月前,他为了逃离工厂两点一线的生活,开始了相对自由的送外卖生活。“每天上午10时开会,到晚上8时下班,中间大概可以休息2小时。”何非对如今“有社保”的生活比较知足,至于购买了哪些社保、有没有高温津贴,他自己也不清楚。

与何非不同,小麦是一名美团外卖众包骑手,接单更加灵活,“想休息可以休息,不喜欢的派单也可以拒单”。每天接单前,平台会扣除2.5元,强制骑手购买一份众包骑手保险,涉及的理赔范围包括骑手因意外或交通事故所致身故、伤残,骑手意外医疗(如自己摔伤、交通事故受伤等),以及他人因骑手造成的意外医疗、伤残、身故等。小麦觉得这份保险已经足够,他在下雨天里送单也摔过车,也没找保险理赔过,“自己去药店买点儿药就好了”。

不少受访骑手表示,外卖平台会在特殊天气增加配送补贴,一般每单补贴0.5元—2元不等。尤其是暴雨天气,“有时候单价能达到平时的两倍”。针对高温天气,平台也推出过“高温关怀金”活动,骑手在活动期间10时30分到16时签到,并完成系统要求单量,可获得一定资金奖励。

不过,与外卖骑手相比,部分快递员从业几乎完全没有保障。以中通快递快递员老麦为例,他不仅没有购买社保,也没有意外险,更别提高温津贴了。根据公司要求,每天下午2时前须完成当天的第一批派单,他为了赶时间常常在炎炎烈日下汗流浃背,有时连饭也顾不上吃。说起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护问题,老麦一脸无奈。

开展专项行动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近年来,互联网平台经济不断发展,培育了一大批以外卖送餐员、快递配送员等为代表的新业态从业者。由于目前相关法律规定尚不完善,新业态劳动者的权益保护也面临着更多现实困境。

据惠州市人社局估算统计,截至年6月,全市新业态从业人员有7.98万人,同比增长14.5%。其中,快递业从业人员人,配送(含外卖)从业人员人,代驾从业人员人,客运网约车从业人员人,货运网约车从业人员人;直播行业从业人员人,电商行业从业人员人,网络教学从业人员人。

如何保障好近8万人的劳动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一方面,惠州市人社局联合交通运输、市场监管、邮政管理、工会等部门,围绕高温津贴、工伤保险,以及省人社厅等八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实施意见》,开展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护相关的政策法规宣传,提高从业人员的政策知晓度和权益保护意识。

另一方面,今年2月,惠州市人社局印发了《惠州市开展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全市开展专项行动集中解决新业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的突出问题,规范企业用工行为,防范化解劳动纠纷,优化劳动保障服务,提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就业质量,努力构建新业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新格局,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

据悉,上述专项行动主要包括五大行动:重点行业劳动标准规范行动、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处理效能提升行动、平台企业守法情况监督检查行动、强化“线上线下”就业服务行动、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行动。为了有效落实五大行动,今年以来,惠州市人社局联合相关部门不断健全最低工资和支付保障制度,把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新业态劳动者纳入最低工资制度保障范围;支持工会代表或组织劳动者与行业协会、头部平台企业或企业代表组织就劳动保障权益核心事项开展协商,签订行业集体合同或协议;推动快递物流、电商等新业态劳动者集中的行业、区域培育若干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并探索建立新业态劳动权益争议案件诉前联调机制。

与此同时,加强对新业态平台企业的监督指导、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及时约谈、警示、查处侵害劳动者权益的企业;将新业态平台企业和新业态劳动者纳入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范围;按照国家部署开展平台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将出行、外卖、即时递送、同城货运等平台试点企业的灵活就业人员纳入职业伤害保障范围等。

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护

任重道远

然而,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护也绝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尤其是随着行业发展,新业态用工形式越来越复杂多样,劳动权益保护面临更多新挑战。

“惠州市外卖、快递从业人员用工形式各有不同,参加社会保险比例相对较低。”惠州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外卖行业用工主要有三种形式,包括企业用工、平台(含第三方)用工、无用工主体的自由用工。其中,企业用工形式主要是指加盟企业,占外卖从业人员的小部分,主要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8%;平台(含第三方)用工形式,主要集中在互联网平台总部,惠州目前没有设立平台分支机构;自由用工形式是外卖行业主要用工形式,从业人员基本购买了商业保险。而快递行业与外卖行业不同,主要分为直营系和加盟品牌,直营系企业社保参保率大约90%,加盟品牌只为相对长期稳定的员工参保,社保参保率约为50%。

总体来看,惠州外卖、快递从业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比例约为25%,购买商业保险的比例约为38%。虽然自去年4月起,广东针对新业态从业人员等8类灵活就业者推出单独参保工伤保险政策,但从业者普遍参保意识不强。由于外卖送餐员、快递配送员群体以年轻人居多,他们往往自我感觉身体素质良好,不愿意花钱购买工伤保险。不少骑手在受访时表示,“只要骑车小心点儿,就不会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劳动纠纷中对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难度。

与此同时,“全国尚无针对新业态劳动者的统一立法,现有政策法规无法有效指导实践”,成为业内人士的普遍呼声。今年6月,广东省人社厅等8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实施意见》,针对新业态劳动者保障权益问题做了相关规定。“比如,保障公平就业权利、规范平台算法规则、规范用工关系协议、保障基本报酬权利、完善休息休假制度、落实安全卫生责任、保障社会保险权益、强化职业伤害保障、发挥工会保障作用、畅通维权服务途径等等。”广东广法律师事务所副主任、第八届惠州市律师协会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练汉忠认为,实施意见的出台对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其中涉及的部分劳动保障权益尚未出台实施细则,仍待进一步细化予以规范。

练汉忠建议,不论是劳动者还是平台企业,以及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均应组织学习上述文件精神,积极贯彻落实相关规定;同时政府部门应根据各自的职责制定相关权益保障实施细则,并且加强联合执法;各级工会也应充分做好集体协商及相关工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415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