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个试点场所到全域共同推进,从第一个厨余垃圾处理站点的建立到四分类体系建成,从源头分类到全市生活垃圾逐步减量,惠州持续推动垃圾分类走深走实。
近年来,惠州坚持“一区一策”、分区推进,不断夯实“顶层设计、宣教结合、流程再造”三项基础,抓牢“智慧管理、宣传发动、体系建设”三个重点,统筹推动惠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工作,创新培育示范片区创建“惠州标杆”。
加强顶层设计
治理体系迈向智慧管理
“废电池属于有害垃圾,应该放在这个桶里……”日前,在惠城区江南街道海富阁小区,吴恩光正忙着向小区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吴恩光退休后从上海回到惠州,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被邻居们亲切地称为“垃圾分类达人”。
吴恩光的故事是惠州市民踊跃参与垃圾分类的一个缩影。如今,垃圾分类和环保理念已在惠州落地生根,成为全民参与的新时尚。
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重点工作任务推动,从顶层设计部署垃圾分类工作。惠城区作为惠州市首个垃圾分类示范区,充分发挥“头雁”示范作用,从完善组织领导、推动制度建设、立足长效机制、提升规范管理着手,推动形成党建引领、政府推动、部门联动、全面发动、全民互动的“一领四动”工作模式。区级层面成立重点项目工作专班,日常管理机制权责清晰,内容完善;率先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机关和事业单位绩效考评体系,着力构建“区级抓总、条块结合、部门指导、属地作战”的工作推进格局。与此同时,惠城区率先推出“购买生活垃圾分类专管员服务项目”试点,将经考试持证上岗的“生活垃圾分类专管员”派驻到街道(社区),对负责联系包干的居民区实行日常垃圾分类督导,进一步增强居民小区“桶边督导”、定时定点投放实效。
仲恺高新区垃圾分类科普体验馆。
仲恺高新区立足顶层设计,对照示范片区创建目标任务,制定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并细化分解到各部门、各单位,推出党建引领、单位管理、居民自建、社区协调、志愿者参与“五位一体”的联动机制,助力形成全区合力推动垃圾分类的总体布局。
为推动治理体系迈向智慧管理,仲恺高新区以创建示范片区为契机,充分依托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按照收运作业科学化、设施管理精细化、车辆监管实时化、指导考核快捷化思路,优化建立全时段、全方位、全覆盖的垃圾分类智慧管理平台,重点对收运体系涉及的人、车、物、事进行全方位实时监管,有效实现远程调度和收运链条高效配置。
突出宣教结合
分类理念深入人心
“陈阿姨,餐巾纸要放在‘其他垃圾’里面,下次要注意一下不能放错了。”近日,在惠阳区的居民区,一群党员志愿者穿梭在各个角落,他们有的入户指导居民准确分类,有的在垃圾集中投放点引导居民规范投放垃圾……
改变生活方式是一个渐进过程,垃圾分类也必将是一场“持久战”。为此,惠州坚持多维发力,推动分类理念从家喻户晓迈向深入人心。
惠阳区积极探索“红色党建+绿色生活”新模式,成立垃圾分类党员志愿服务队,大力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和倡导工作,以“红色”基因引领“绿色”发展,在全区营造浓厚的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氛围。
惠城区在全区开展年“我为垃圾分类疯狂打Call”主题宣传活动,在市区9个公园景区连续开展18场丰富多彩的主题巡回宣传活动。惠城区创新制作《环保美桥东》《垃圾分类新时尚》《环保至上》《垃圾分类动起来》等原创作品,将垃圾分类知识融入歌词,运用惠州方言配合舞蹈演绎,掀起垃圾分类热潮。
仲恺高新区在全市创新建成2处生活垃圾分类科普宣传展台和2座生活垃圾分类科普体验馆,分类收运处置设施设立“市民开放日”,推出垃圾分类“网红”打卡攻略,多形式打造群众身边体验阵地。同时,创作具有区域特色的原创 大亚湾区充分活化利用惠州市垃圾分类卡通形象“鹅小类”,在各大公园景区、公共机构及住宅小区内设置“鹅小类”景观雕塑,并结合沿海区域特色设计制作各类垃圾分类标识牌、分类桶等,精心打造垃圾分类“风景线”。
此外,惠州还不断推动“教育+引导”沉浸式宣教,为青少年量体裁衣,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普教育活动,通过“小手拉大手”促进垃圾分类进家庭取得成效。惠城区将垃圾分类知识纳入学校教学内容,在学科教学中巧妙融入环保教育,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学校广播、黑板报、班会课等载体,家校同源携手做好垃圾分类宣教实践;仲恺高新区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校园垃圾分类绘画大赛、小主播招募大赛和情景剧演绎大赛,通过校际比拼的形式助推分类意识和分类习惯养成;惠阳区有效落实校园垃圾分类考评,定期开展检查考评并通报,营造浓厚的校园生活垃圾分类氛围。
完善收运链条
从建立健全迈向提标升级
完善的垃圾分类收运链条是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信心保障。为此,惠州强化分类设施布局、收运作业管理以及处置资源利用,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在源头投放精准化方面,惠州不断完善分类设施布局。惠城区着力完善老旧小区配套分类设施建设,在惠城中心区无物业管理场所配备个四分类垃圾分类亭;大亚湾区积极推动垃圾分类投放(点)站提标升级;惠阳区93个居民区已完成个垃圾分类投放点的升级改造工作;仲恺高新区顺利完成全区余个居住小区楼道撤桶和个分类投放点建设,建成座垃圾分类站(亭)。
在中端运输方面,强化收运作业管理。惠城区与有资质的危废处理企业签订收运协议书,实现生活源有害垃圾的独立收运;大亚湾区可回收物收运体系逐步完善,正在建立“两网融合”数据共享机制;仲恺高新区引入第三方企业负责全区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工作,试点推出大件、园林垃圾“公交站牌式”分类收运体系,定制具有流动宣传功能的移动式大件、园林垃圾分类收运车,科学细化公交化收运线路20余条,多元优化大件、园林垃圾收运处置链条。
在末端处置方面,强化处置资源利用。惠城区正在运营两个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试点项目,采用黑水虻虫肥一体转化技术,处理餐厨垃圾约.14吨,已实现%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仲恺高新区建成厨余垃圾处理终端4座,处理能力83吨/日以上;建成大件和园林绿化垃圾资源再生项目1个,处理能力80吨/日,基本满足辖区现阶段的生活垃圾处理需求。惠阳区分类收运处理体系逐步完善,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焚烧发电项目日处理能力吨,污泥、餐厨、粪便三合一无害化处理项目进入试运行阶段,总处理规模吨/日。大亚湾区建成日处理能力达30吨的大件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及日处理能力达70吨的绿化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年处理量为万吨以上的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已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
(文图惠州日报记者谭琳通讯员邓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